
日前,江蘇省委辦公廳、省政府辦公廳下發《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》(下稱“《方案》”),提出全省要大幅壓減沿江地區化工企業數量,取消部分化工園區定位,壓減化工園區數量等舉措。
江蘇省是中國的化工尤其是農藥、染料、石化的生產大省。截至2017年,江蘇省化工產業收入為兩萬多億元,全國排名第二,當年江蘇全省共有化工企業逾5000家。
在壓減化工企業數量方麵,沿江地區、環境敏感區域的化工企業以及規模以下化工企業成為整治重點。根據此前意見稿中披露的數據,江蘇省沿長江幹支流兩側1公裏範圍內、化工園區外的化工企業共34家,環境敏感區內的企業共71家;規模以下企業約1660家。
大幅壓減企業數量,取消部分化工園區定位
與此前的意見稿相比,《方案》未提出“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產企業數量減少到2000家”的目標,但仍然明確了化工企業“退城入園”的要求。
《方案》提出,長江幹支流兩側1公裏範圍內且在化工園區外的化工生產企業原則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或搬遷。嚴禁在長江幹支流1公裏範圍內新建、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。在太湖一級保護區內、京杭大運河(南水北調東線)通榆河清水通道沿岸兩側1公裏範圍內的企業,以及位於生態保護紅線區域、自然保護區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內的企業,2020年底前基本關閉或搬遷。
除此之外,《方案》要求壓減規模以下化工生產企業的數量,對評估安全和環保風險,不達標的企業需在2020年底前全部關閉退出,鼓勵達標企業進入化工園區發展。對安全衛生防護距離不達標的企業,凡是達不到有關安全環境衛生等標準的,2020年底前需依法關閉退出;無法關閉和搬遷的企業,則必須在2020年底前將安全衛生防護距離的居民全部遷出。